想象力

I克纳奥义书》描述了自我本身是如何不存在的。谁在看到,谁在听到?这个问题无法回答。在基督教传统中,人们为此构建了一个自我。我看,我听,cogito ergo sum, imago ergo sum....什么是 "我思"(cogito)和 "我想"(imago)?创造身份、承担责任、行动和互动的我。

很显然,思维如果意识到自己,就需要一个参照点。我写这篇文章,你读这篇文章......然而,这个参照点是一种意识,它首先构成了自我,是一种幻觉。认识意识和克服自我是东方冥想的核心。专注于此时此地,感知感官印象并将其理解为感官印象,是精神修行的核心部分。但想象力从何而来?为什么我能唤起记忆,并被它们所吸引?是什么力量控制着思想,并创造性地带来新的东西?

让这个躁动不安的自我安息,是迈向极乐的第一步,也是迈向涅槃的一步。然而,正是这个自我让我们与他人在一起,让我们意识到在我们自身之外还有一个意识。

意识阶段

意识是普遍的,也就是说,它就是这样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。我们是它的一部分。我们可以无意识地、无私地、沉思地、行动地和互动地参与其中。我们可以构成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自我,但它是自己的参照点。它可以超越自我。意识可以超越、溶解、沉浸、融合和共鸣。意识在感官印象、记忆和思想的世界中旅行。它连接又分解。当我们睡觉时,它在哪里?谁或什么在做梦?在解离症、精神分裂症或妄想症中,意识被撕裂了吗?

在沉思中,意识是他者,在超越中,意识是澄明的安息点。在意志中,它是代理人,在互动中,它是自我。

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相关文章

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,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。按ESC取消。

返回顶部
ZH
Powered by TranslatePr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