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我和一只神经质的狗一起生活了几个星期。当它还把我当成陌生人的时候,它叫得很凶。它与我保持距离,并感到害怕。几周后,它接受了我,走近我,想让我抚摸它。现在,它趴在我家门口看守我,保护我。发生了什么事?我对它的态度没有改变。我和狗的关系不大,也很少关注它。我对它漠不关心。但她身上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。我很难向她提问,我们语言不通。但我似乎成了她世界的一部分。她还记得我,我对她来说已经很熟悉了。在她的世界里,我是个陌生人,是个威胁;而现在,我是她的知己,是她世界的一部分,也许有一天会成为她的朋友。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。
我怎样才能成为别人世界的一部分?我认为这与记忆有很大关系。我成为他人记忆的一部分。当然,我也是如此。一个新世界的经验不断积累,尤其是当我来到一个新世界,比如从欧洲到印度。一切都是新的、陌生的;我并不害怕,反而感到着迷和好奇。所有新的印象--事物和自然、人和文化--都会成为我记忆的一部分。它们融入了我的世界。
过去几天,我参加了一个密宗哲学讲习班。我学到了 36 种密法、一些新的冥想技巧、西方科学与刹土(知识体系)之间的区别。我听说了一些在西方世界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(如炼金术和心灵遥感)。从本质上讲,密宗是关于两种力量之间的关系:湿婆和沙克蒂,以及存在的各个层面,即物质层面、生命层面、意识层面、心灵层面、灵性层面、宇宙层面、纯粹存在层面......它是关于理解支撑世界的内在力量并非经验科学。实证科学是现代以来我们的大脑相对掌握的方法,但它对构成我们生活世界的东西解释得很少。
但我们的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呢?是内心的体验,而实现内心体验的途径则是反思、虔诚、冥想和瑜伽。密宗在这方面似乎不拘一格。每条道路都可以走:永远不要评判他人的道路,毕竟这个世界比我们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得多、复杂得多。命运和机遇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;精神修行,即萨达那,指明了方向。
但目前我感兴趣的是 内存 和记忆。记忆是容器,记忆是内容,经验是其历史和结构。记忆是图像;它们存在于我们的内心,可以被主动记住,也可以不经意地出现,还可以或多或少地偶然联系在一起。它们构成了我们的身份。就像外部世界成为我记忆的一部分一样,如果我是那段经历的一部分,我自然也会成为其他意识的一部分。就像我忘记了很多事情一样,我也会忘记。这没关系。不过,有时有些东西会留下自己的印记,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我慢慢明白了我想在这里表达的观点。我们有文化技术来分享这些记忆、我们的记忆、我们的经历、我们的身份和我们的世界观。通过语言、文字、图像,通过舞蹈、戏剧、音乐、咒语、密经来表达。印度有 64 种卡拉斯(艺术形式)。几千年来,人们不断完善技术,以改进这种交流过程。由此产生的美学理论是多方面的。例如,在西方,表现的机制非常重要;而在东方传统中,"拉萨"(rasa)更为重要,即本质的表达。自 19 世纪以来,我们拥有了照相机、电影胶片和留声机等技术设备,它们是古老印刷技术的延伸。因此,我们不仅找到了将记忆具体化的技术(正如许多艺术形式所做的),还找到了将记忆自动化和复制的技术。我认为这造成了很大的混乱。
吉尔-德勒兹参照亨利-柏格森的观点,认识到电影就是思维,从而使电影变得更加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