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大脑并不是我们思想的所在地,而是我们接触精神的媒介。多年前,当我在一次媒体理论会议上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,我感到非常惊讶。他们真的是认真的吗?这到底是疯狂还是精彩?有一个美妙而古老的词叫 "微妙"。我们的身体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媒介。
我们的媒体理论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它们都是从技术角度来构思的。有一种技术媒介用于在不同参与者之间共享信息。克劳德-香农(Claude Shannon)是第一个这样定义媒介理论的人。现在,人们对什么是媒介、什么是信息、谁发送信息、为什么发送、向谁发送以及发送的目的有很多争论。媒介是可以存储信息的物质技术物体。当然,信息也可以被阅读,这是对我们有意义的唯一方式。只有这样,媒体才能成为社会的一部分。
信息究竟是什么?
多年来,我一直在寻找信息的有用定义。信息应该是什么?是结构、过程还是能量?它是抽象的吗,就像数学?数字 2 在现实世界中也不存在,比如只有两个苹果。抽象理论借助所谓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概念来描述现实。这让我产生了怀疑。更让我困惑的是,大多数人对此并不感到困惑。这就是科学技术,它是有效的。毋庸置疑,但如何做到呢?
如果我们把介质的技术概念放在一边,转而研究湿介质,会怎么样呢?人体、植物、动物(病毒和真菌)都是湿介质。它们的 DNA 储存着信息,就像技术媒介一样,但我们也许会说,单个的生物不能简化为它们的 DNA。它们不止于此。可以说,在湿媒介被激活之前,这些储存的信息必须先开花结果。只有当这些技术信息具有生命力时,它才能与世界互动并感知世界。是的,我们目前正试图通过人工智能和自主互动系统来重现这一原理。
湿润介质
许多湿媒体都有意识,因此能接触到现实的一部分,但只有它们才能真正感知现实。与此相反,技术系统在模拟中处理信息,如果处理得当,就会与现实相吻合。因此,湿媒体对传播的理解不仅仅是信息处理,而是真正的互动;它们是现实的一部分。通过与意识和微妙(?)的接触,湿润媒介可以认识到宇宙的凝聚力。在这里,我们可以想到所有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。湿灵媒可以将自己视为现实的一部分,因为他们在物质与微妙、物质与精神之间起着桥梁作用。他们不是模拟,不是超现实。它们是真实的。
湿媒体远远领先于技术媒体。许多湿媒体都有意识和背景感,它们具有预见性、情感性、整体性、即兴性、创造性和游戏性。湿媒体训练自己的身体,自我修复,适应能力强。但最重要的是,它们具有交流性、集体性和社会性。目前,它们仍然比技术媒体复杂得多。
未来是潮湿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