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我一直对原子论的世界观很反感。我们在学校学到,宇宙的最小组成部分是原子。现在物理学进步了,我们开始谈论质子、电子、正电子、夸克和弦等等......。......但其核心理念始终如一:世界是由最小的物质组成的。这是一个如此普遍的观点,以至于很少有人怀疑它,即怀疑这一世界观的排他性。我不想质疑物理、化学或其他自然科学。我只想问,为什么我们自己会接受这种科学在终极问题上拥有最终决定权?
当然,总会有反面的说法。 潘塔流变 这就是与柏拉图同时代的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永恒之河原则。我们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,一切都在变化之中,即一切都在不断变化,世界没有固定的结构。我们无法将其分解为各个部分。宇宙是一个过程。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变化,我指的不仅仅是我们每一秒都在变老。如果说有一样东西一直存在,那就是变化。
悖论
是什么驱动着世界?是什么驱动着我们?亨利-柏格森(Henri Bergson)谈到了 "生命力"(Elan Vital),这是一种生命动力,一种驱动所有生命的力量。柏格森用科学的方法描述了芝诺悖论,例如乌龟无法被古代跑得最快的人--阿喀琉斯--超越。意思是说,如果乌龟因为跑得慢而抢先一步,那么当阿基里斯到达他出发的地方时,他已经跑得更远了。阿基里斯现在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到达那里,以此类推......阿基里斯离乌龟越来越近,但始终无法超越它。从数学上讲,这是一个正确的理论。但是,阿基里斯并不是永远追不上乌龟。这个谜语在柏拉图和赫拉克勒斯时代也曾提出过。今天,伟大的数学家们仍在咬牙坚持。为什么我们的科学描述与现实不符?
因为我们用固定的单位来思考,而不是感知过程。Panta rhei,Elan Vital。我在这里明白了为什么我对原子模型感到胃痛。我们解剖尸体是为了了解生命。科学(Scienzia)是一种解剖、分割的技术。它的本质是还原论,显然不是整体论。但是,我们为什么要让科学这种专门技术主宰我们的世界观、我们的自我形象和我们的意义创造呢?科学的卓越并不意味着它无所不能。
过程和认识
多年来,我一直在谈论流程。我有一个问题......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,所以许多与我讨论的人最多也只是感到困惑,这并不奇怪。我的爱好是意识哲学和艺术理论。为什么我总是在谈论过程--自然过程、技术过程、知觉过程、意识过程?我想,因为似乎没有别的了。艺术是一个过程,生活是一个过程,宇宙也是一个过程。我意识到了这一点,但我找不到一个能让我感到自在的理论(除了阿尔弗雷德-诺斯-怀特海,他的数学我实在跟不上)。这似乎是一个人人都知道,但没人能解释清楚的话题。就像时间一样。每个人都在谈论它,但没有人理解它。
万物皆有意识。这不仅从现象上,也从精神上解释了这一点。Elan Vital--生命力。